黄金典当陷阱曝光!典当行必看防骗指南
01真实案例:金包银诈骗席卷全国,典当行损失惨重
北京日报记者2025年3月17日从北京市房山区公安分局获悉一起“金包银”冒充纯金的诈骗案件,犯罪嫌疑人以“金包银”项链冒充纯金材质,骗过了位于房山、昌平、大兴、西城、石景山等区的6家检测甄别不严的典当行,以及山东、浙江、上海等地4家典当行,诈骗金额预估160余万元。目前,涉嫌诈骗罪的6人已被房山公安分局刑事拘留,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这些假黄金在火烧后竟呈现与真金相似的黄色,仅在烧红时透出白色端倪。
无独有偶,上海闵行警方近期也捣毁一个类似团伙。嫌疑人王某通过“先真后假”的策略,首次抵押真黄金取得信任后,连续三次用“金包银”手镯骗走2.47万元。店主懊悔道:“谁能想到他会用真金打底,再偷梁换柱?”
02新型假黄金特征大揭秘:这些细节决定成败
1. 物理特性陷阱
密度迷局:铼金属密度达21.02g/立方厘米,与黄金19.32g/立方厘米 极为接近,传统静水称重法难以识别。
硬度诡计:假黄金硬度达7.0(真金仅2.5),但需警惕:5G黄金等新工艺也可能提升硬度,此方法非绝对。
火烧玄机:真金冷却后保持金黄,假金烧红时发白;真金声音沉闷如“噗”,假金清脆似“叮”。
2. 作案手法升级
工艺伪装:定制空心圆珠项链,混淆重量判断;更换纯金扣并刻印虚假标识。
团伙套路:分工明确,有人质押、有人放哨,甚至采用“赎回再质押”的连环计。
03典当行必看:三重防线构建防骗系统
第一道防线:基础检测四步法
观色听声:真金呈鲜明金黄色,火烧后颜色不变;假金烧红发白,声音清脆。
掂重测硬:真金坠手感明显,弯折有软韧性;假金偏轻且易断裂。
酸蚀验证:真金遇浓硝酸无反应,假金可能产生气泡或溶解。
试金石对比:用已知成色黄金划痕与样品对比,硝酸清洗后观察色差。
第二道防线:典当通专业设备加持
X射线荧光光谱仪(XRF):10秒检测金属成分,精准识别铼等杂质元素。
密度法升级:结合静水称重与计算机算法,破解密度接近的假金难题。
第三道防线:行业联防机制
典当通黑名单:立即添加典当通黑名单,其它典当行可查询或做业务时自动预警。
信息共享联盟:建立区域典当行微信群,实时通报最新诈骗手法。
04呼吁行动:转发提醒,共筑防骗长城
对典当行:更新检测设备,每月全员培训假金特征,严格执行“黑名单必查”制度。
对消费者:选择正规典当行,要求提供检测报告,警惕远高于市场价的质押报价。
全民监督:发现可疑人员立即报警,截图保存微信/支付宝交易记录作为证据。
文章来源:图说典当